商业进化周期越来越短,大消费投资路在何方?
投资的思变和回归
资本是企业进化的要素,现在的企业一半是产业,一半是资本。
资本是企业进化的催化剂,从某种程度而言,今天资本和实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过去,我们做的都是财务性投资,那个黄金时代基本上已经过去了。未来投资者越来越需要做的事情是介于实业和金融之间的投资。私募股权行业是金融业吗?我真不觉得,从业人员有的更多的是实业情怀。除了融资好像和金融有点关系之外,我看不出太多和金融有关的事情。商业世界的变化进入到了一个加速度变化的时代了。商业世界必然会变得不同,但变化必须基于当今的世界的商业基础。
商业最核心的两个变量,流量和转化交易。这两个变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第一是流量的变化,从人找物变成了物也可以找人。第二是转化的效率不断提升,从简单叫卖到终端拦截,从电视传播品牌营销到新媒体体验营销,从忽悠高的加价率回归到高性价比。效率又分为二个方面,供应链端的效率提升以及消费者变化行为的满足的效率。从路径看,商业演变在世界各地遵循相似的轨迹。
流量和转化效率的提升,不断地改变着商业世界进化的过程。我们今天做投资需要有全球视野,为什么呢?孙正义曾提出过一个理论:跨越时空投资法,他说地球就是一个村落,不同的国家就是在不同的村落里。不同国家的贫富和商业文明的程度有很大差异,但商业进化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在发达国家能成立的商业模式在另外一个市场上,复制的成功率非常高。几乎每一次互联网的创新都可以和硅谷的商业模式变化联系起来。
未来是还没有来的时刻的集合,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任何物种的诞生都有赖于其他物种组成的生态系统是否准备好养分和生存空间,激励它的新生。我们称之为共同进化,这是因为物种会相互影响。在技术元素领域,许多发现需要以其他科技物种——合适的工具或平台的发明为前提。最大的收益者不一定是连接基础设施者,也可以是连接最基础的应用。新技术的出现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连接红利,专注连接导致了产业成本结构的重构,连接导致重构的产业价值链。
2016年投资环境发生哪些变化?
前两年火爆的O2O领域出现倒闭潮,生鲜电商危机重重,共享经济快速迭代为少数的垄断巨头,投资者开始警告准备好过冬吧。商业进化的一切都变得短周期,商业形态、商品迭代、商业模式都出现脉冲般的短周期特征。
共享经济从出生走到今天,用了三年半到四年的时间,基本上已经完全整合成一种相对垄断的状态了。资本加速了很多业态的进化,VC投资的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快速的崛起,快速的衰落,变成一个常态了。
作为投资人在判断变革的时候,一方面我们需要敏感地感知未来的变化,创新需要我们拥抱变革的生存方式,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回归到初心,重新思考商业的本源是什么,产业成本结构和价值重新划分是非常困难的,判断的基础永远是是否能够实现消费者的价值创造,还要思考这种重构是否是可以长期存在的。
VC投资逻辑:技术进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本质上是概率
在技术进步及商业模式变革的早期进入,成熟时退出,构成了VC投资模式的存在基础。
VC投资本质上是一个概率论,最重要的两个词汇叫做趋势和早期,得看明白方向,但早期就意味着其实谁也没看明白,看明白就不叫早期了。如果大家在飞机场的书店里曾买过一本叫《大数据》的书,在这个行业里,至少一年半以前,投资人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对大数据的布局。大众熟知一个概念的时候,在业内一定是提前布局好的,否则怎么叫趋势早期呢?投资人把这个概念传播出来的时候,就是想让后面的人去接盘。
VC成功的标志,我相信并不是退出,因为根本不知道怎么退。VC成功的标志,是有人接我的盘就是成功了。所谓的资本寒冬就是因为二级市场掉落太快,做D轮的人没了。做D轮的人没了以后,导致做C轮的人也慌了。做C轮的慌了以后,导致做B轮的人心里不踏实了,A轮还在,天使跟A轮还是这个市场上供应量比较大的资金。现在的困惑就是大部分公司都完成不了B轮。为什么?因为链条的传导效应,击鼓传花,传不动了就出问题了。
做VC投资肯定不会只投一个项目,投资人把整个链条看清楚以后,每一个环节投资人都要投的。投资人赌的就是一个趋势预期。但是VC投资如今的情况是什么呢?就算投资人赌对了风口,但风口掉得也很快,这就是难题。我有一个朋友,2005年投了1亿美金,投了当时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博客,他说我总赌对一个吧,三家我全投了,对不对?但很不幸,博客这个风口掉了。
PE可持续投资获利的基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低谷时企业利润下降、资本市场估值降低、通常伴随充裕的低成本资金;经济复苏时企业利润增长、资本市场估值回暖,投资热情高涨;循环往复,构成了Buy-out投资模式的存在基础。
上面这张图的起点时间是1930年,反映的是美国从大萧条开始到后面经历的一段变化。在这张图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美国经济的GDP波动幅度是越来越小的,为什么?凯恩斯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叫边际效应递减,效果越来越差。
这张图和PE之间的联系是在于做PE投资的人要相信经济领域是有强周期的,当你遇到行业周期底部的时候,你得坚信未来会很好。当你发现今天谁做投资都赚钱的时候,你也要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得很差的。否极一定泰来,乐极一定会生悲。循环往复,我们逃不出这个周期。所以,实际上PE试图抓到的那个契机是如何在低估值的时候进入市场,如何在市场好的时候退出。
当然这句话永远是对的,只是不容易做到,没有人知道底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顶在哪里。我们在任何一个时点,往回看历史,都能看到一条非常清晰的曲线。往后看未来,永远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这是我们的困惑。
PE行业里特别典型的一些案例都是逆向投资。1997年,韩国有一家即将破产的银行,被当时的一家美资的PE基金给收购了。这个基金的名字也很文艺,叫孤星。从1997年一直到2004年、2005年,韩国政府专门针对这个项目出了一个关于税务的法律。因为政府发现这家基金赚了太多钱,怎么着也得留一点钱在韩国。
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会造就一两个英雄。投资人需要在这个时候准备什么呢?准备自己的情绪,因为最容易发生的错误就是打枪打早了,抄底抄在半山腰,这是常态。另外一个需要准备的是什么?子弹。大部分的人不缺乏抄底的勇气,大部分人缺乏的是抄底用的子弹。因为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资产都是不流通的,投资人也缺现金。
中国民营企业最缺乏的就是耐心,特别是过去的民营企业老板就见不得自己手里有现金,总想投出去。在过去的那个时代,机会多的时候,投出去都是对的,总量是对的。但今天,投出去都是错的时候,你怎么投怎么错。
一个成熟的投资人,至少需要十年的磨练,最起码见过两次市场最糟的时候,两次市场最疯狂的时候,有了这种切身的感受非常重要,职业投资人和散户的区别是职业投资人有所为、有所不为,核心是纪律,投资纪律。
大判断:TMT下行,商业进化周期短,大消费回归主流
▼
在未来10年内,我们至少经历一次中等泡沫经济衰退,也许是至少经历一次前所未见的严重经济萧条。
GDP未来中期稳定在5-6%左右,长期将在5%以下。
美股和TMT互联网相关泡沫已经处于下行的破灭过程中,大消费领域在未来更回归本源。
未来十年对高增长的股权故事需要非常小心,局部黑天鹅事件和极端冲突很可能发生。
追求极致性价比,反推供应链改革,消费者快速变化和商品响应。
渠道变革导致的品类迭代升级,消费者变化导致品类迭代,反馈回来加快渠道变革。
商业模式不是持续的经济护城河,回归到商品本身和供应链效率。
品牌和渠道的长期博弈关系,阶段性终局是品牌和渠道的融合。
历史上1930年大萧条:极端经济情景下的受益行业和领域。
▼
容易使人上瘾的行业即使在萧条中,也能够保持增长,如烟草、烈酒、还有小额赌博很流行。
奢侈品几乎覆灭,但女性低价时尚却下滑较小,化妆品的口红效应依然存在。
抱团取暖使得大家庭结构回归,使得廉价的娱乐生活反而更丰富。
医疗服务需求上升,特别是精神性疾病需求增长3倍以上。
军工,机场和铁路基础工程大大发展。
收音机等媒体形式受到广泛欢迎,大家对于信息有更大的渴望,新音乐元素广受喜爱。
由于失业导致休闲时间上升,使得低成本娱乐和体育活动的需求大大上升,公园、卡通电影等有很大发展。
生鲜食品零售商在萧条经济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依赖零售商组织商品。
零售业本质:在高效的供应链能力的基础上,为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而进行的商品经营。
▼
全球经济泡沫破灭后,消费者开始看重性价比。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前对物质的追求强烈,追捧高价产品,更加追求物质和实物的富足。
经济破灭之后,勒紧裤带过日子,物质相关的开支减少,但提升生活品质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和消费在稳步提升,家庭的食品、家居、娱乐和交通费用明显下降,而教育、医疗、保险和旅游支出在稳步增长。
Lifestyle goods代表百元店开始快速发展,手提奢侈品包,身着名牌服装的女性越来越多的去百元店购物消费。
平台电商综合效率更高,阿里京东成为超级流量垄断者。
电商的商品价格大部分低于线下实体门店。
电商的核心不是实体店的消失,实质是消费者获取供给信息的成本大幅降低。消费者可以比较商品价格和评价,网络真正的改变是消费者在消费时犯错的成本大大降低,带来的是消费者购买效率的提高。
电商将实体店的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转换为了仓储物流费和互联网的流量费。电商不受货架限制,在商品供给上是无边界的,而争夺有限的用户需求(流量)是商家第一要义,通过经营更多品类而获得更多流量,可分摊其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折扣店的供应链效率高于其他实体渠道,ALDI模式席卷全球。
阿尔迪(Aldi)是德国最大的连锁折扣超市,以经营食品为主。阿尔迪成立于1946年,创立者为德国的Albrecht兄弟,目前为家族企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阿尔迪目前为全球第11大零售商,网络遍及18个国家;阿尔迪以“中档质量,低档价格”著名,被称为“穷人店”,但在其购物的不只是穷人,德国约有3/4的家庭在阿尔迪购物,其商品价格相较于同类国际品牌如沃尔玛价格还要低15%-25%,比一般超市价格低35-40%。
Aldi人力成本占比6.1%,远远低于其他对手,主要原因是其SKU数少,门店面积小、品类简单,门店装修简单、设备简单,从而实现人员数量减少,处处显现出简单+高效的特性。
便利店业态的崛起。
▼
便利店是针对上班族(尤其是女性)、老龄化人群、单身族的供应链效率最高的业态。
美国学者Davidson,Bates&Bass于1976年提出了零售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他们认为,与产品生命周期一样,零售业态也要经过导入、成长、成熟、衰退四个发展阶段。从发达国家零售业态的演变历程看,人均GDP的增长是零售各子业态演变的决定因素,一般而言,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至3,000美元是现代百货业的高速发展期,3,000美元以上大型综合超市开始兴起,6,000美元以上便利店业态流行,10,000美元及12,000美元以上仓储式商店和大型购物中心逐步繁荣。
中国人均GDP在2008年突破3,000美元,目前正是超市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重视新零售与中国零售格局的变化。
中国零售区域市场分割,流通渠道复杂,零售行业欠发达,农村超市长期看机会大。
各国标准超市和大卖场销售额均占据了超市业态一半以上市场份额,(日本和德国除外,日本便利店2011年销售占比达到40.86%,德国折扣店2011年销售占比达到40.19%)。其中,中国超市基本被标准超市和大卖场两大子业态所垄断,以发展中国家看,标准超市是零售的最主要业态。
超市销售产品的区域分割流通体制决定了中资超市供应链管理不具优势,因此直采率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
而目前国内公路体系不完善、城镇体系多级化、末端物流配送难度大的特点,造成跨区域零售渠道下沉效率低。故有渠道下沉能力、供应链能力强的区域零售优势明显。
00后年轻消费者特征:新快消品类三大要素是功能性、情感性、社交性。
品牌忠诚度下降:否定从众观念,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关心程度下降,消费个性化。
注重体验与参与:作为消息源和关注中心的意识提升,重视个人体验。
价值观多样化:除学习外,其他技能突出,满足其社会认同需求。
营销启示:个性化消费浪潮,改革传播内容,提高品牌的话题性和内在活力。
积极面对压力: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习,面对压力更加积极乐观自信。
宅一族:互联网使零零后更宅,追求宅的舒适性。
健康:更关注健康,健康食品的消费比例提高。
营销启示:未来的产品和服务应更加侧重于帮他们减压,提升“宅”的舒适性,同时也要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全球供应链整合是大势所趋,进口商品做强国内市场。
▼
未来零售业的核心在于商品差异化。
价格优势:因自然资源条件、生产水平、农业补贴、进口税率不同等原因,部分产品的进口价格具有吸引力。尤其当国内食品饮料消费不断升级,进口食品在中高档产品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
信任优势:进口食品进入中国就是以高质量、新品类为卖点,并且随着食品质量安全的隐忧不断爆发,消费者对进口食品仍存在天然信任。
特产地优势:原料、生产工艺的独特性以及原产地属性。有些品类发源于国外,消费者对原产地有较高的认可。
B2B供应链整合平台,以及供应链金融发展。
▼
行业对标:美国经历了供应链整合的过程,消费品流通呈扁平化趋势。
以分销零售领域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经历了供应链整合的过程,渠道的多层级结构得以改善,消费品流通呈现出扁平化趋势。
带来的结果:流通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利于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在物流配送、上游议价和信息流通上表现出明显优势;而渠道扁平化则可缩短生产方与消费者距离、减少不必要的渠道成本,提高渠道效率。
公司与股票估值
巴菲特曾经说:“宁愿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准的错误。”那估值到底准还是不准?估值的宗旨是什么?又有哪些公司常用的估值方法呢?我们在投资、投行、研究等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对股票背后的公司、行业能够精确快速地定位估值,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更胜一筹。为特定的目的服务,从特定的情况出发,这才是估值的初衷与应用。想迅速了解如何正确给公司或者股票估值,这门课将会带给你完整与细致的答案。 关注公众号:HiFinance金融学堂 回复关键词:估值资料,获取配套学习资料
5455人学习
Hi-Finance,22大金融基础知识点浅析
到底什么是金融?金融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想要了解金融、了解金融市场,成为驰骋在金融战场上的大亨,那必须了解金融的本质、金融市场的核心功能。我们致力于帮您构建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不管是金融小白,还是拥有金融背景的人都能收获很多。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3178人学习
基础财务建模
构建财务模型,是金融行业投资投行研究等岗位的基本功,无论是拆分公司的运营逻辑,还是为企业做出合理估值,抑或判断投资项目的前景,财务模型都是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为项目方和投资方对项目进行把控的核心模型,实现项目收益一直以来都是项目方和投资方的终极目标,项目如何为股东赢取更多收益?风险是不是可控?银行如何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制造能力?企业方如何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财务模型的构建给予我们一些答案和见解。 而与此同时,在模型中如何设置合理的参数也是至关重要的细节!本课程主讲老师具有多年投资从业经验,授课逻辑环环相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善于运用案例进行剖析,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 不管您已身处行业工作多年,还是初出茅庐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抑或是正在攻读MBA、金融硕士等项目都可以参与到我们的课程中来,相信学习后,您讲获益良多。 关注公众号:HiFinance金融学堂 回复关键词:财务建模,获取配套学习资料
4465人学习